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2017年F1第9站奥地利大奖赛决赛结果
来源: | 作者:@Jiajie Lu | 发布时间:2017-07-09 | 38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 年 7 月 9 日,F1 第 9 站奥地利大奖赛在红牛环赛道落下帷幕。这场比赛在排位赛之后就备受瞩目,博塔斯斩获杆位,维特尔和汉密尔顿分别位居第二、第三,而汉密尔顿因变速箱罚退,正赛从第 8 位发车,让本站赛事的冠军争夺充满悬念。


        比赛当日阳光明媚,路面温度高达 48℃。71 圈的正赛在炽热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发车阶段,博塔斯凭借出色的起步迅速占据领先位置,维特尔紧随其后,里卡多则成功上升至第 3 位。然而,赛道上意外频发,莱科宁在起步时冲出赛道,名次下滑至第 5 位;维斯塔潘发车失误,阿隆索被科维亚特撞后发生自旋,两人的赛车均受损严重,无奈退赛,比赛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

        比赛初期,场上局势逐渐稳定。第 3 圈,莱科宁超越格罗斯让,重回第 4 位;第 6 圈,汉密尔顿超越佩雷斯,升至第 6 位;第 8 圈,汉密尔顿又成功超越格罗斯让,来到第 5 位。此时,博塔斯与维特尔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第 7 圈时,博塔斯已领先维特尔 2.8 秒。期间,博塔斯还因疑似抢跑受到裁判审议,但最终裁决其反应速度为 0.2 秒,符合规则,争议得以平息。


        进入中盘战,博塔斯继续扩大领先优势,一度试图拉开与身后车手更多差距。第 25 周,他连续跑出 8 秒台的成绩,试图将与莱科宁之间的差距扩大到进站损失的时间(22 秒)。而各车队也开始根据轮胎情况和比赛策略进行进站换胎。第 32 圈,汉密尔顿换上超软胎(US),试图通过 “undercut” 战术超越莱科宁;随后,里卡多、维特尔和博塔斯也相继进站更换软胎(SS)。


        比赛来到终盘阶段,竞争愈发激烈。博塔斯在换上软胎后,迅速追回与维特尔之间的差距,并重新建立领先优势。莱科宁在被博塔斯超越后,也进站换上软胎。此时,场上形成了博塔斯、维特尔、里卡多和汉密尔顿四人激烈争夺的局面。随着比赛接近尾声,车手们之间的差距愈发微小。第 55 圈,汉密尔顿与里卡多的差距缩小到 3 秒以内;第 63 圈,汉密尔顿与里卡多的差距更是缩小到 1.3 秒,而他使用了 30 圈的超软胎依旧表现出色。


        最后几圈,比赛进入白热化。第 69 圈,汉密尔顿进入 DRS区域,对里卡多发起最后冲击;维特尔也在最后一圈进入 DRS 区域,向博塔斯施压。但博塔斯和里卡多凭借出色的防守,守住了自己的位置。最终,博塔斯成功赢得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二场胜利,维特尔获得亚军,里卡多再次登上领奖台,汉密尔顿和莱科宁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此役过后,博塔斯达成了从杆位起步到夺冠的成就,表现堪称完美。汉密尔顿尽管正赛起步位置靠后,但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一路追赶,最终获得第 4 名,成绩同样不俗。值得一提的是,赛前在排位赛中表现不佳的威廉姆斯车队,在正赛中发挥出色,马萨和斯托尔分别获得第 9 和第 10 名,成功实现双车积分入账。


        从轮胎策略来看,超软胎在本场比赛中展现出了超乎预期的耐用性,使得多数车手选择在比赛中只进行一次进站换胎,更换为软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策略的多样性,但最终的车手间激烈对抗还是让比赛精彩纷呈。

        赛后,领奖台上依旧延续了传统的 “香槟大战”,维特尔试图用香槟喷洒他人,采访中的博塔斯赶忙用手阻拦,一旁的采访者布兰德却意外 “中招”,为紧张激烈的比赛增添了轻松的氛围。


        接下来,F1 赛事将移师英国,一周后的英国大奖赛又将是一场精彩的较量。汉密尔顿作为英国本土车手,是否能在主场展现出统治级的速度?博塔斯和维特尔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切都让车迷们充满期待。

    


© 2012-现在 上海茵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inkasports.net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44995号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公司简介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