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大奖赛上,比赛结果往往由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底盘性能决定。毫无疑问,梅赛德斯车队具有优势,但法拉利车队和红牛车队也有获胜的机会。

新加坡大奖赛练习赛①
顺位 | 车手 | 车队 | 时间 | 圈数 |
---|
1 | 马克斯・维斯塔潘 | 红牛 | 1 分 45 秒 823 | 25 |
2 | 丹尼尔・里卡多 | 红牛 | 1 分 45 秒 872 | 27 |
3 |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 法拉利 | 1 分 46 秒 287 | 22 |
4 | 刘易斯・汉密尔顿 | 梅赛德斯 AMG | 1 分 46 秒 426 | 24 |
5 | 尼科・罗斯伯格 | 梅赛德斯 AMG | 1 分 46 秒 513 | 22 |
6 | 基米・莱科宁 | 法拉利 | 1 分 46 秒 890 | 20 |
7 | 卡洛斯・塞恩斯 | 小红牛 | 1 分 46 秒 936 | 28 |
8 | 丹尼尔・科维亚特 | 小红牛 | 1 分 47 秒 683 | 29 |
9 | 菲利佩・马萨 | 威廉姆斯 | 1 分 48 秒 044 | 27 |
10 |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 | 哈斯 | 1 分 48 秒 109 | 23 |
11 | 费尔南多・阿隆索 | 迈凯伦 | 1 分 48 秒 202 | 21 |
12 | 塞尔吉奥・佩雷斯 | 赛点车队 | 1 分 48 秒 214 | 28 |
13 | 尼科・霍肯伯格 | 赛点车队 | 1 分 48 秒 359 | 28 |
14 | 瓦尔特利・博塔斯 | 威廉姆斯 | 1 分 48 秒 453 | 26 |
15 | 费利佩・纳斯尔 | 索伯 | 1 分 49 秒 595 | 16 |
16 | 简森・巴顿 | 迈凯伦 | 1 分 49 秒 615 | 20 |
17 | 乔利恩・帕尔默 | 雷诺 | 1 分 49 秒 794 | 27 |
18 | 凯文・马格努森 | 雷诺 | 1 分 50 秒 263 | 29 |
19 | 帕斯卡・维尔莱茵 | 马诺 | 1 分 51 秒 112 | 23 |
20 | 马库斯・埃里克森 | 索伯 | 1 分 51 秒 479 | 16 |
21 | 埃斯特班・奥康 | 马诺 | 1 分 52 秒 379 | 33 |
22 | 罗曼・格罗斯让 | 哈斯 | 无(–:–) | 2 |
新加坡大奖赛练习赛②
车手 | 车队 | 时间 | 圈数 |
|
---|
1 | 尼科・罗斯伯格 | 梅赛德斯 AMG | 1 分 44 秒 152 | 34 |
2 | 基米・莱科宁 | 法拉利 | 1 分 44 秒 427 | 34 |
3 | 马克斯・维斯塔潘 | 红牛 | 1 分 44 秒 532 | 29 |
4 | 丹尼尔・里卡多 | 红牛 | 1 分 44 秒 557 | 26 |
5 |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 法拉利 | 1 分 45 秒 161 | 33 |
6 | 尼科・霍肯伯格 | 赛点车队 | 1 分 45 秒 182 | 35 |
7 | 刘易斯・汉密尔顿 | 梅赛德斯 AMG | 1 分 45 秒 275 | 10 |
8 | 卡洛斯・塞恩斯 | 小红牛 | 1 分 45 秒 507 | 33 |
9 | 费尔南多・阿隆索 | 迈凯伦 | 1 分 45 秒 779 | 30 |
10 | 丹尼尔・科维亚特 | 小红牛 | 1 分 46 秒 029 | 35 |
11 | 塞尔吉奥・佩雷斯 | 赛点车队 | 1 分 46 秒 063 | 26 |
12 | 简森・巴顿 | 迈凯伦 | 1 分 46 秒 574 | 30 |
13 |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 | 哈斯 | 1 分 46 秒 727 | 36 |
14 | 菲利佩・马萨 | 威廉姆斯 | 1 分 46 秒 856 | 30 |
15 | 瓦尔特利・博塔斯 | 威廉姆斯 | 1 分 46 秒 960 | 30 |
16 | 凯文・马格努森 | 雷诺 | 1 分 47 秒 161 | 30 |
17 | 乔利恩・帕尔默 | 雷诺 | 1 分 47 秒 166 | 34 |
18 | 费利佩・纳斯尔 | 索伯 | 1 分 47 秒 531 | 29 |
19 | 罗曼・格罗斯让 | 哈斯 | 1 分 48 秒 391 | 12 |
20 | 马库斯・埃里克森 | 索伯 | 1 分 48 秒 487 | 32 |
21 | 帕斯卡・维尔莱茵 | 马诺 | 1 分 48 秒 505 | 33 |
22 | 埃斯特班・奥康 | 马诺 | 1 分 48 秒 823 | 29 |
罗斯伯格在这次比赛中迎来了自己的第 200 场比赛。

罗斯伯格一直朝着成为现代版无冕之王的目标奋力前进,要是今年能夺冠就好了。
HALO(座舱保护系统)的测试也在积极进行着。

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会是首批参与测试的人吗?
梅赛德斯车队真是游刃有余啊,使用更硬一点的轮胎也能跑出差不多的圈速。汉密尔顿因为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参加第二次自由练习赛,不过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吧。
目前在争夺第三名的红牛车队和法拉利车队竞争相当激烈,很有意思。在意大利站重振旗鼓的法拉利车队值得关注。

迈凯伦车队目前的目标,首先是战胜小红牛车队,然后就是与印度力量车队一决高下。
超软胎似乎又能跑很长的距离,所以正赛的策略很可能会以两次进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