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2023年F1第11站英国大奖赛正赛结果“英国车手大放异彩”
来源: | 作者:@Jiajie Lu @Yimin Wang | 发布时间:2023-07-10 | 6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排位赛中出现了惊喜,迈凯伦车队获得了第二和第三的发车排位。
佩雷斯又一次没能晋级 Q3,只有维斯塔潘脱颖而出。
正赛中红牛车队压倒性的速度将是胜负的关键,恐怕只能期待出现一些意外状况了。


目录

起步顺位与轮胎

比赛开始前的起步顺位与轮胎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进站损失的时间大约是21秒。


英国大奖赛正赛报告

天气多云,赛道干燥,气温 22℃,赛道表面温度 30℃,比赛正式开始。
起步阶段:维斯塔潘起步稍慢,诺里斯实现完美发车,拉塞尔上升至第 5 位。


Lap2结束时

第 4 圈:诺里斯、维斯塔潘、皮亚斯特里展开 DRS争夺。
第 5 圈:维斯塔潘在 6 号弯超越诺里斯,升至第 1 位。勒克莱尔与拉塞尔展开激烈争夺。
迈凯伦车队紧追维斯塔潘!

第 6 圈:阿隆索与汉密尔顿也展开激烈的走线交锋。
第 7 圈:汉密尔顿超越阿隆索,来到第 7 位。
第 8 圈:排名第 4 的勒克莱尔成为阻碍,前方三台赛车逐渐拉开差距。

第 10 圈:奥康进站,因液压系统问题退赛。

Lap10结束时

第 11 圈:佩雷兹排名第 12,身前是斯特罗尔。维斯塔潘与诺里斯相差 1.7 秒。
第 13 圈:佩雷兹超越斯特罗尔,升至第 11 位。
第 15 圈:角田裕毅换上硬胎,排名第 18。

第 17 圈:佩雷兹超越阿尔本,升至第 10 位。
第 19 圈:勒克莱尔换上硬胎,排名第 12。

Lap24结束时

第 25 圈:周冠宇换上硬胎,排名第 18。

第 26 圈:勒克莱尔超越斯特罗尔,升至第 11 位。
第 27 圈:赛恩斯换上硬胎,排名第 12。
第 29 圈:拉塞尔换上中性胎,排名第 9;佩雷兹换上软胎,排名第 13。

第 30 圈:皮亚斯特里换上硬胎,排名第 6;赛恩斯超越斯特罗尔,升至第 10 位。
第 31 圈:拉塞尔超越勒克莱尔,升至第 8 位。

第 32 圈:加斯利换上软胎,排名第 11;斯特罗尔换上软胎,排名第 14。
第 33 圈:马格努森在驶过 5 号弯后冒出白烟,赛车停下,赛会出动虚拟安全车(VSC)。


汉密尔顿换上软胎,阿隆索换上软胎,阿尔本换上软胎,赛况变为安全车(SC)出动。
维斯塔潘换上软胎,诺里斯仍用硬胎。

车手们纷纷在进行轮胎更换。

第 39 圈:比赛重新开始。
使用软胎的汉密尔顿向使用硬胎的诺里斯发起进攻。
诺里斯与汉密尔顿之间的走线争夺持续进行,去年也是使用硬胎的一方陷入了被动呢。

诺里斯凭借绝妙的走线压制着汉密尔顿。
硬胎需要全力推进来提升温度,而软胎如果过度推进又需要降温。
这场精彩的较量仍在持续。


第 43 圈:诺里斯与汉密尔顿的差距为 0.5 秒。
使用硬胎的赛恩斯处境艰难,身后车辆拥堵。


佩雷兹超越赛恩斯,紧接着阿尔本和勒克莱尔也超越了赛恩斯。
赛恩斯一下子连掉三个名次……


第 46 圈:加斯利赛车尾部损坏,只能低速行驶(是斯特罗尔撞上去的),佩雷兹超越阿隆索,升至第 6 位。
斯特罗尔被罚时 5 秒。


第 48 圈:诺里斯与汉密尔顿的差距超过了 1 秒。


第 49 圈:阿隆索、阿尔本、勒克莱尔展开三角混战。
阿隆索凭借巧妙的走线占据上风。


第 52 圈结束:维斯塔潘冲过终点线夺冠,诺里斯获得第 2 名,汉密尔顿获得第 3 名。


英国大奖赛正赛结果

总结

维斯塔潘从杆位起步并夺冠!这是连续第五场胜利。


诺里斯在起步时占据领先,但当维斯塔潘追上来并排时,他没有采用封堵线路,而是让对方先行。
这种做法很明智,避免了无谓的轮胎损耗。
从比赛前段开始,他就保持强劲的势头,紧紧跟住维斯塔潘,没有被拉开太大差距。

换上硬胎后,在安全车出动后,他一度似乎要被汉密尔顿超越,但最终成功顶住了。
排位赛第 2,正赛第 2,这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从比赛前段起,迈凯伦车队就给维斯塔潘施加压力,皮亚斯特里的速度也没有落后诺里斯。
如果没有安全车,皮亚斯特里很可能稳获第 3 名,最终获得第 4 名也是很不错的成绩。

汉密尔顿抓住安全车出动的时机上升到第 3 名,在本土登上领奖台,他真的很有实力。

法拉利从比赛前段就没有速度,一直处于防守状态,战术也很保守,在安全车结束后的混战中表现不佳。
比赛末段,被阿尔本抓住机会超越。
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轮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性能。

阿斯顿马丁和法拉利一样,轮胎也没能发挥出性能。
这两支车队的共同点可能在于下压力不足,过于重视直道,导致微小的负载不够。

无论如何,迈凯伦车队在这两站比赛中的飞跃,是令人欣喜的意外。
有更多有能力阻止红牛的车队和车手出现,实在是值得欢迎。

期待诺里斯在今后的高速赛道上有出色表现。








Inka Sports 现场观察员 @LJJ @WYM 报道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12-现在 上海茵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inkasports.net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44995号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公司简介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