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投法拉利车队后的第二站比赛,维特尔夺冠!他迅速击败梅赛德斯车队,表现出色!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 法拉利(Ferrari)/1 小时 41 分 05 秒 793 / 进站次数 2 次
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 梅赛德斯 AMG(Mercedes AMG)/ 落后 8.569 秒 / 进站次数 3 次
尼科・罗斯伯格(Nico Rosberg)/ 梅赛德斯 AMG(Mercedes AMG)/ 落后 12.310 秒 / 进站次数 3 次
基米・莱科宁(Kimi Räikkönen)/ 法拉利(Ferrari)/ 落后 53.822 秒 / 进站次数 3 次
瓦尔特利・博塔斯(Valtteri Bottas)/ 威廉姆斯(Williams)/ 落后 1 分 10 秒 409 / 进站次数 3 次
菲利佩・马萨(Felipe Massa)/ 威廉姆斯(Williams)/ 落后 1 分 13 秒 586 / 进站次数 3 次
马克斯・维斯塔潘(Max Verstappen)/ 红牛二队(Toro Rosso)/ 落后 1 分 39 秒 085 / 进站次数 3 次
卡洛斯・塞恩斯(Carlos Sainz)/ 红牛二队(Toro Rosso)/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2 次
丹布罗西奥・科维亚特(Daniil Kvyat)/ 红牛(Red Bull)/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3 次
丹尼尔・里卡多(Daniel Ricciardo)/ 红牛(Red Bull)/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3 次
罗曼・格罗斯让(Romain Grosjean)/ 路特斯(Lotus)/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3 次
费利佩・纳斯尔(Felipe Nasr)/ 索伯(Sauber)/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4 次
塞尔吉奥・佩雷兹(Sergio Pérez)/ 印度力量(Force India)/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2 次
尼科・胡肯伯格(Nico Hülkenberg)/ 印度力量(Force India)/ 落后 1 圈 / 进站次数 3 次
里约・梅赫(Rio Haryanto)/ 马诺(Manor)/ 落后 3 圈 / 进站次数 3 次
帕斯托・马尔多纳多(Pastor Maldonado)/ 路特斯(Lotus)/ 退赛 / 进站次数 3 次
简森・巴顿(Jenson Button)/ 迈凯伦(McLaren)/ 退赛 / 进站次数 4 次
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迈凯伦(McLaren)/ 退赛 / 进站次数 1 次
马库斯・埃里克森(Marcus Ericsson)/ 索伯(Sauber)/ 退赛 / 进站次数 0 次
威尔・史蒂文斯(Will Stevens)/ 马诺(Manor)/ 未通过排位赛 / 进站次数 0 次
※排名 车手 / 车队 / 时间差 / 进站次数
法拉利车队的维特尔凭借出色的策略获胜

在第四圈时,埃里克森发生了打滑,赛车陷入了赛道旁的碎石堆中。此时,赛会官方为了清理这一状况,出动了安全车。在此情况下,几乎所有赛车都选择进站更换轮胎。
在梅赛德斯车队的两位车手进站的过程中,维特尔选择留在赛道上,处于领先位置,而胡肯伯格紧跟其后排名第二。在第七圈比赛重新开始时,利用胡肯伯格造成严重拥堵的间隙,维特尔以每圈比其他车手快 2.6 秒的速度,迅速拉开了很大的领先优势。当汉密尔顿上升到第二名时,两人之间已经有了超过 10 秒的差距。
最令人惊叹的是,原本预计只能维持约 18 圈的中性胎(在排位赛中已经使用了 3 圈),维特尔在第二次进站后的第 17 圈到第 37 圈,也就是整整 20 圈的赛程中,都保持着稳定的速度,没有出现明显的速度下降。至此,胜负已完全敲定。最后,换上硬胎的维特尔稳稳地保持着领先优势,赢得了一场精彩的胜利。
莱科宁从第11位起步最终以第4名完赛

在排位赛中运气不佳的莱科宁,在决赛的第三圈也被索伯车队的纳斯尔撞到,左后轮爆胎了。不过,多亏了安全车出动,这次进站换胎所损失的时间被降到了最低限度。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落到了最后一名。
从那之后,凭借出色的比赛速度和进站策略,他一路攀升到了第四名。如果没有那次爆胎事故的话,莱科宁说不定也能登上领奖台呢。法拉利车队的两辆赛车在比赛中的速度表现都非常出色。
迈凯伦 - 本田车队的两名车手都退赛了

这次取得了显著进步的迈凯伦 - 本田车队,在比赛中也以还算不错的速度跑圈。这次同样展现了与印度力量车队之间的较量,然而最终两名车手都退赛了。
再稍微做些改进的话,似乎就能够和前方的印度力量车队一决高下了,让我们对下一站中国大奖赛充满期待吧。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