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0 月 7 日,F1 第 16 站日本大奖赛在铃鹿赛道结束了排位赛的激烈争夺。本场排位赛中,梅赛德斯车队展现出绝对统治力,汉密尔顿成功夺得杆位,这也是他在日本大奖赛的首个杆位。

2017 年 10 月 7 日,F1 第 16 站日本大奖赛在铃鹿赛道结束了排位赛的激烈争夺。本场排位赛中,梅赛德斯车队展现出绝对统治力,汉密尔顿成功夺得杆位,这也是他在日本大奖赛的首个杆位。
比赛当日,天空阴沉,气温 23℃,路面温度 27℃。法拉利车队在赛前就状况不断,莱科宁因练习赛撞车导致赛车变速箱受损,面临 5 位发车罚退,车队的低迷状态从新加坡站延续至此。
Q1 阶段,各车手都全力以赴争取晋级。汉密尔顿和维特尔选择软胎出战,顺利晋级。然而,格罗斯让在 S 弯发生撞车事故,赛会出示红旗中断比赛,剩余时间不足两分钟,其他车手的最后冲刺计划被打乱。最终,15 位车手成功晋级 Q2。
进入 Q2,竞争愈发激烈。汉密尔顿发挥出色,跑出最快圈速。阿隆索表现顽强,成功进入 Q3,马萨也以第九名的成绩顺利过关。莱科宁和博塔斯由于面临发车罚退,选择软胎出战并成功晋级。
Q3 是决定杆位归属的关键阶段。汉密尔顿率先发力,跑出 1 分 27 秒 319 的优异成绩。维特尔随后发起冲击,但与汉密尔顿仍有 0.472 秒的差距。梅赛德斯车队的统治力尽显,博塔斯也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红牛车队的里卡多和维斯塔潘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法拉利车队的莱科宁排名第六。
从整体成绩来看,梅赛德斯车队在排位赛中优势明显,赛车在各个弯道都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和速度。相比之下,法拉利车队和红牛车队与梅赛德斯车队存在一定差距,在高速弯道的竞争力略显不足。
迈凯伦车队的阿隆索和范多恩在排位赛中也有不错的发挥。阿隆索艰难进入 Q3,最终排名第十,范多恩位列 11 位。考虑到正赛中轮胎策略的多样性,他们仍有机会在正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多位车手受到罚退影响。除莱科宁和博塔斯外,阿隆索因动力单元问题面临 35 位发车罚退,塞恩斯和帕尔默也分别有 20 位的罚退。这使得正赛发车顺位更加复杂,也为比赛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根据天气预报,次日正赛当天天气晴朗,气温将升至 25℃。这一变化可能会对赛车的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是轮胎的表现。有消息称,正赛中轮胎策略可能以两停为主,各车队必然会围绕轮胎制定更为复杂的战术,预计会出现多次 “undercut”(进站策略中的超越)等精彩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