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2016年F1第9站奥地利大奖赛决赛结果
来源: | 作者:@Jiajie Lu | 发布时间:2016-07-03 | 233 次浏览: | 分享到:

奥地利大奖赛决赛结果

排名车手车队时间差进站次数退赛原因(若退赛)
1刘易斯・汉密尔顿梅赛德斯 AMG1 小时 27 分 38 秒 1073 次
2马克斯・维斯塔潘红牛落后 5.719 秒3 次
3基米・莱科宁法拉利落后 6.024 秒3 次
4尼科・罗斯伯格梅赛德斯 AMG落后 16.710 秒3 次
5丹尼尔・里卡多红牛落后 30.981 秒3 次
6简森・巴顿迈凯伦落后 37.706 秒4 次
7罗曼・格罗斯让哈斯落后 44.668 秒3 次
8卡洛斯・塞恩斯小红牛落后 47.400 秒3 次
9瓦尔特利・博塔斯威廉姆斯落后 1 圈3 次
10帕斯卡尔・维尔莱茵马诺落后 1 圈4 次
11埃斯特班・古铁雷斯哈斯落后 1 圈4 次
12乔利恩・帕尔默雷诺落后 1 圈3 次
13费利佩・纳斯尔索伯落后 1 圈2 次
14凯文・马格努森雷诺落后 1 圈3 次
15马库斯・埃里克森索伯落后 1 圈3 次
16里约・哈里安托马诺落后 1 圈3 次
17塞尔吉奥・佩雷兹印度力量落后 1 圈4 次
18费利佩・马萨威廉姆斯落后 1 圈3 次
19费尔南多・阿隆索迈凯伦落后 1 圈4 次
20尼科・胡肯伯格印度力量落后 1 圈4 次
未完成塞巴斯蒂安・维特尔法拉利未记录时间差0 次无(数据未提及原因)
未完成丹尼尔・科维亚特小红牛未记录时间差0 次无(数据未提及原因)
汉密尔顿夺冠!巴顿获得第 5 名,维尔莱茵获得第 10 名!!!

从杆位发车的汉密尔顿,尽管在最后一圈与罗斯伯格发生了碰撞,但还是夺得了冠军。


起跑时,汉密尔顿和巴顿的起跑非常出色。发车顺序依次是汉密尔顿、巴顿和莱科宁。

好不容易从第 2 位发车的胡肯伯格起跑失利,此后速度也提不起来,名次逐渐下滑。


一开始处于第 2 位的巴顿,也无法缩小与顶尖车队赛车之间的差距,不断被超越。在第 10 圈时,他实在坚持不住进站,换上了软胎。


各赛车纷纷进站,大多数车手都换上了软胎。

只有维特尔一直使用极软胎继续比赛,但在第 26 圈时轮胎爆胎,他的赛车停在了赛道上。


这时,紧随其后的罗斯伯格卷入了轮胎碎片,导致空气动力学部件受损。


赛会出动了安全车,各赛车又纷纷进站。


在安全车出动期间进站换上软胎的车手,大多采用了坚持跑到比赛结束的策略。


获得积分的车手中,巴顿(两次进站)、格罗斯让(一次进站)、塞恩斯(两次进站)、维尔莱茵(两次进站)都采用了这种策略。


格罗斯让是唯一一个仅在安全车出动期间进站就跑完比赛的车手,他巧妙地利用了比赛中的混乱局面,简直就像有超能力一样。


驾驶马诺赛车获得第 10 名的维尔莱茵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表现!他先连续使用超软胎,在轮胎状态最佳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安全车出动,我想他应该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梅赛德斯车队方面,大家都以为汉密尔顿会采用一停策略,结果在还剩 16 圈的时候他进站换上了旧的软胎。


仿佛是配合好的一样,罗斯伯格也进站换上了新的极软胎。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最后一圈,汉密尔顿从后面向领先的罗斯伯格发起进攻,随后两人发生了碰撞!


由于碰撞,罗斯伯格的前翼脱落,他的名次逐渐下滑,最终获得第 4 名。

在那个弯道上,汉密尔顿的进攻行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的赛车已经完全在前。问题出在罗斯伯格身上,他明明可以转向入弯,却没有这么做,看起来像是故意拖延。


很难想象一位多次夺冠的车手会如此激进地大幅切入弯道。在我看来,罗斯伯格像是故意拖延的。


结果,罗斯伯格也算是自食恶果吧……


© 2012-现在 上海茵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inkasports.net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44995号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公司简介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