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1空力学】前翼设计:外洗气流成关键突破点
来源: | 作者:@Jiajie Lu @Yimin Wang | 发布时间:2024-11-18 | 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span style="font-size: 16px;">F1 赛事前沿:各车队前翼设计大揭秘</span>

在 F1 的赛场上,每一个细微设计的改进都可能成为车队制胜的关键因素。

如今,前翼的设计更是成为了各车队竞争的焦点领域,其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优化对于赛车整体性能有着深远影响。

  

迈凯伦 MCL38:创新的端板设计引领潮流

迈凯伦在本赛季的前翼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

从奥地利大奖赛开始采用的端板后端缺口状折返设计,成为了其一大特色。

由于迈凯伦是前四名车队中唯一前翼端板连接较长的车队,他们巧妙地将其他三个端板集中在后端,设计成三个端板整齐折返并呈缺口状。

这种设计旨在产生细长而强劲的涡流,其原理与 2021 年之前在 Y250 区域产生涡流的缺口相似,有望为赛车在高速行驶中提供更稳定的空气动力支持,减少乱流的干扰,从而提升赛车的操控性能和速度。



法拉利 SF - 24:借鉴与创新并存

法拉利在新加坡大奖赛上对前翼设计进行了重大调整,借鉴了迈凯伦的成功经验并加以创新。他们的后端翼片有两片,相应地将缺口设计为两个。

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模仿,更是对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深度优化。

同时,法拉利还进行了改变襟翼平衡,将端板一侧降低的设计变更,这种设计与 2022 年款有相似之处,但又在细节上进行了改进,使得赛车在弯道和直道上的表现更加均衡,为车手在赛道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红牛 RB20:稳中求变的策略

红牛的 RB20 前翼从本赛季开幕以来整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端板外侧连接的导流板变大了一些,相比迈凯伦和法拉利复杂的端板后端设计,红牛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设计理念。其从较宽的第二片翼片向外扭转连接,这种设计旨在尽量从前方制造外洗气流,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虽然变化不大,但依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为车手提供稳定的赛车调校。


总结:

在 F1 的世界里,前翼的外洗气流设计至关重要。

细长而强劲的涡流能够有效地控制前轮胎产生的轮胎尾流(乱流)。

当赛车高速行驶时,前轮胎产生的乱流会沿着车身流动并被吸入,而前翼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地板制造空气壁。

在实际比赛中,过弯时的行驶方向角度、路面颠簸、下压力强弱导致的车高变化等因素都会使地板与路面的关系发生改变,由于整个地板是负压区域,特别是从车身侧面会产生吸入,容易导致地板的气流紊乱。

因此,各车队在前翼设计上的每一次创新和改进,都是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赛车的整体性能。前翼的外洗气流对赛车后方整体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哪怕是持续率仅上升 0.1%,都可能在赛道上带来巨大的优势。

在未来的比赛中,采用不同设计策略的迈凯伦、法拉利和红牛等车队,他们在赛道上的表现将成为检验这些前翼设计优劣的最好标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InkaSports现场观察员 LJJ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12-现在 上海茵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inkasports.net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44995号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公司简介和联系方式